赏景何处去?且赴大黑山!当雄鹰划破赤峰敖汉旗东南部的天际,一幅雄浑壮阔的山水长卷自云端倾泻而下。绵延不绝的山脉层峦叠嶂,险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305 国道恰似一条银练,缠绕于群山腰间,每逢雨雾弥漫,便化作游龙,在缥缈云雾中穿梭,勾勒出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神秘与壮美。

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赤峰市敖汉旗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尔虎中东部,是东北、华北、蒙新三区植物的交汇之地,更是抵御科尔沁沙地南侵的天然生态屏障。其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53′59″至 120°29′48″,北纬 41°57′5″至 42°14′15″之间,南北纵深超百里,东西延展约 30 公里,被六个乡镇环绕。这片 87000 公顷的广袤绿色版图,不仅是西辽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更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孕育出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原始次生林郁郁葱葱,高乔木针叶与阔叶混交林错落有致,针叶林、夏绿阔叶林、灌丛及灌草丛、草原、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共生共荣,茂密林海四季常青,无论寒冬酷暑,始终焕发着蓬勃生机。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堪称一座生态宝库,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家园。735 种维管束植物在此扎根生长,其中甘草、野大豆、紫椴、大花杓兰、兴安杜鹃、沙芦草等 6 种国家 Ⅱ 级保护植物,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脊椎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199 种陆栖脊椎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包括 14 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51 种鸟类、34 种哺乳类动物。更有 35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此栖息,金鵰、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 4 种国家 Ⅰ 级保护动物在此翱翔;白天鹅、鸿雁、豹猫、红脚隼等 31 种国家 Ⅱ 级保护动物穿梭林间,还有受胁野生动物黄羊,都为自然保护区增添了神秘色彩。

大黑山的奇峰异石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海拔1074 米的平顶山直插云霄,次平山宛如青铜巨鼎巍然屹立,锥子山恰似天工雕琢的玉簪直指苍穹。还有那形态各异的磐石,有的如金蟾望月,有的似猴子观天,每一块石头都栩栩如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站在巨石之上,眺望大黑山的巍峨身姿,一股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磐石,默默见证着大黑山的沧海桑田,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在时光的长河中,赤峰市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位神奇的画家,以四季为笔,以山水为纸,绘就出一幅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阳春三月,大黑山冰雪消融,山涧溪水潺潺流淌,奏响春的乐章。漫山遍野,杏花如雪,粉白相间;杜鹃似火,烂漫绽放;洁白的山荆子花如仙子般清雅脱俗,粉紫色的丁香花婀娜多姿,黄色的黄玉兰花含苞待放。整个山林变成了花的海洋,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到了6 月,暴马丁香盛开,花香四溢,引得蜂飞蝶舞。凑近花蕊,深吸一口,那沁人心脾的花香萦绕鼻尖,久久不散。

夏日的大黑山,林木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翠鸟在枝头欢鸣,微风拂过,松涛阵阵,带来丝丝清凉。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在林间形成如梦如幻的光影。脚下,铺满松枝的土地松软湿润,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放眼四周,益母草紫花串串,千屈菜粉红点点,细叶山紫苏顶戴蓝花,翠雀(鸽子花)湛蓝如宝石,万寿菊橘红似火,乌头花紫色典雅,胡栀子花金黄灿烂,还有被誉为“草甸花之王” 的溪荪,绽放着蓝色或蓝紫色的花朵,美丽大方。各色山花竞相开放,混合着花草的清香,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醉在这大自然的馈赠之中。

初秋时节,大黑山化身天然的蘑菇盛宴。松蘑、羊肚菌等20 余种菌类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松树蘑菇香气浓郁,是餐桌上的美味珍馐;红蘑菇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马勃模样独特,具有药用价值;扫帚蘑形状奇特,趣味十足;杨树磨、天合板磨、小灰蘑、草蘑也各具特色。更有珍稀的羊肚蘑等菌类珍品,形成独特的林下经济景观,吸引着众多采摘者前来探寻大自然的宝藏。

金秋十月,大黑山换上了五彩斑斓的盛装。杏叶染成橙黄,蒙古栎的叶子化作金黄,五角枫的叶片变成火红。金黄、红色、翠绿、橘红等色彩交织在一起,将大黑山装点得绚丽夺目。此时,漫步山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绚丽的油画之中,让人不禁吟诵起“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的浪漫诗句,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秋景之中。

冬日的大黑山,宛如一个宁静而壮美的冰雪世界。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为山峰戴上洁白的帽子,给树木披上晶莹的外衣。整个山林银装素裹,晶莹剔透。大雪过后,松涛阵阵,在阳光的照耀下,雾凇景观晶莹碧透,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美得令人窒息。

在大黑山,除了四季美景,还能邂逅许多灵动的生命。锦衣加身的野雉在林间踱步,美丽动人的红嘴蓝鹊在枝头跳跃,呆萌可爱的狍子偶尔探头张望,机灵的狗獾在草丛中穿梭,松鼠上蹿下跳,山兔扑朔迷离,狐狸狡猾敏捷,豹猫神出鬼没。它们灵动的身影,为这片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山湾子水库实验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自然保护区腹地,作为西辽河支流,这里的水域及周边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草丰美,鱼虾成群,成为春秋季节候鸟跨境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驿站,更是候鸟们的美食天堂。每年春秋两季,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白天鹅、小天鹅、鸿雁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赤麻鸭、白鹭等34 种国家 “三有” 保护动物,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栖息。它们悠然自得地徜徉水面,觅食、嬉戏、翩翩起舞,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婉转低鸣,时而凌空振翅,遮天蔽日,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大黑山的四季,各有千秋,风情万种。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在不同的季节前来探寻、欣赏。每一次与大黑山的相遇,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与美好。“山护人丁旺,人守青山长”,这份跨越千年的生态契约,让大黑山自然保护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样本,书写着永续发展的美丽篇章。(通讯员:于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