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寒意渐浓,而敖汉旗兴隆洼镇高效农业产业园内却暖意融融、生机盎然——9个设施农业暖棚里的赤松茸正迎来集中出菌高峰期,新鲜饱满的菌菇从腐殖土中冒尖,开启了为期近四个月的采摘季,为秋冬市场注入“鲜味活力”。

作为当地高效农业的特色品类,敖汉旗兴隆洼镇赤松茸凭借设施农业优势,走出了一条“错峰增收”的特色路径。不同于露天林间种植的赤松茸在初秋便逐渐下市,这里的暖棚通过精准调控温度、湿度与光照,让赤松茸在9月初准时进入采摘期,恰好填补了市场空白。据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自采摘启动以来,每栋暖棚已稳定产出赤松茸2000斤,鲜菇肉质肥厚、香气浓郁,深受采购商青睐,地头价更是达到16元/斤,比常规上市期高出近三成,经济效益显著。
走进暖棚,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菌菇的清香,农户们正小心翼翼地弯腰采收,将刚摘下的赤松茸快速整理、装筐,确保以最新鲜的状态运往市场。“以前种大田作物,靠天吃饭不说,收益也不稳定。现在种赤松茸,暖棚里环境可控,不仅产量有保证,还能错开上市高峰卖好价。”参与种植的农户笑着说,按照当前长势,到12月末采摘结束时,每栋棚总产量将突破5000斤,实现可观收入。
近年来,敖汉旗依托高效农业产业园建设,持续探索“设施种植+特色品类”的产业模式,通过引进优质菌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让赤松茸从“小众菌菇”变成了农户增收的“致富菇”。如今,错峰上市的兴隆洼赤松茸不仅走进了本地商超、餐馆,还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周边城市,成为打响区域农产品品牌的一张“鲜字名片”。随着采摘季的推进,这座冬日里的“菌菇工厂”,还将持续为市场输送新鲜美味,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