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工作服,戴好头盔,80后美团骑手于新民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敖汉旗新惠镇的大街小巷。伴随着手机叮叮作响的提示音,于新民做外卖骑手这一行已经7年有余。
送餐的间隙,于新民来到位于惠州街道新民路26号的工会驿站歇歇脚。这是一间24小时无人值守的智能化驿站,户外劳动者可通过手机扫码、人脸识别、输入密码直接进入。站内配备了共享雨伞、打气筒、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充电设备、桌椅沙发、读书角等设施,可为户外劳动者、新业态就业群体等提供零距离贴心服务。
“夜班岗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内急时找不到卫生间真是愁人。”于新民坦言。
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停车难、出行难、休息难”等现实痛点,敖汉旗委社工部牵头建立起部门协同机制,凝聚服务合力。针对公共卫生间夜间开放时间不足问题,协调城管局将开放时间从早6点至晚9点延长至早4点至晚11点,惠及全旗1700余名新就业群体。

送餐路上的点滴变化,体现城市温度,展现治理精度。于新民便是这些变化之中的受益者之一。
近年来,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货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大批涌现。如何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凝聚力量,让他们“新”心向党、“新”有所属,已成为亟需破解的新课题。敖汉旗委社会工作部以“组织覆盖、服务暖心、融合发展”为核心抓手,助力技能培养,保障权益落地,实现职业发展,托起了新就业群体“稳稳的幸福”。
“外卖员的工作流动性大,融入城市,找到组织很重要。”已经升职到美团配送队长的于新民今年二月份签署了从业以来的第一份正式劳动合同,职业有尊严,收入有保障,于新民在美团有了长远的规划打算。
今年以来,敖汉旗积极构建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网约配送行业开展集体协商,帮助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明确了送餐员、快递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骑手专属保险等制度,外卖小哥有了保险栓,敖汉旗委社会工作部发出的服务社会倡议便有了水到渠成之意。
这几天,美团外卖骑手陈玉笛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在敖汉旗传颂不息。当路遇两辆载人电动车相撞,陈玉笛沉着科学施救倍受称道。前不久,他参加了由敖汉旗红十字会、敖汉旗委社会工作部、敖汉旗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应急救护培训活动,系统学习了急救知识,并成功获得红十字 “cpr+aed” 救护员证书。这让他在关键时刻能够科学、规范地施以援手。
聚焦提升新就业群体应急处置能力,敖汉旗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旗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旗红十字会,开展“救在身边 两新同行”应急救护培训活动。150余名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参与其中,通过专业培训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这不仅为新就业群体自身安全增添保障,更依托其分布广、行动快的职业优势,在城市中构建起“移动急救站”网络,实现应急救援力量的快速响应,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敖汉旗委社会工作部不遗余力织密组织网络,实现“两个覆盖”质效跃升,全力赋予新就业群体归属感和成就感。截至目前,全旗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从37%提升至58%,社会组织覆盖率从20%跃升至62%,行业协会商会覆盖率达87.5%,新增党组织24个,覆盖企业和社会组织60家,实现了组织建设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今年44岁的货车司机史卫东从业二十多年,过去风餐露宿是常态,如今的“司机之家”让他干劲倍增。在司机之家,可以吃上热乎的饭菜,免费休息,享受机动车检测加油维修保养打折服务。史卫东说,“有组织护我们周全,感觉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