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姚井东 通讯员 王海超
本报讯 近年来,农行敖汉旗支行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涉农保证担保贷款”作为破解农牧民融资难题的抓手,架起了农牧民致富桥梁。
下洼镇八旗村村民韩殿丛自1985年开始养羊至今,年存栏羊百只左右。2018年,由于资金短缺,棚圈严重不足,规模无法扩大。2019年5月,经敖汉旗支行调查,认为该户符合种养殖大户贷款条件,为其发放贷款30万元。韩殿丛获得贷款后引进杜泊羊、夏洛莱等品种基础母羊50余只、种公羊2只,新建羊舍2栋,现年出栏300余只,实现收入30余万元。不仅如此,他还雇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玉全为饲养人员,刘玉全每年收入2万余元。通过带动就业的方式,刘玉全一家脱贫有了保障。
2019年5月,在农行内蒙古分行、内蒙古农担公司和敖汉旗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区首笔“农担贷”在农行敖汉旗支行成功投放,有效解决了农牧民缺乏抵押物、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随后,该行加快推进“农担贷”业务,围绕该旗具有资金需求的种养殖大户,主动对接,加快贷款投放。自2019年5月至今,该行累计授信1504户,授信金额49840万元,投放贷款金额60895万元,覆盖该旗16个乡镇184个行政村。贷款共带动贫困户975户2284人,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和直接帮扶形式助力贫困人口脱贫。
刘晓华是古鲁板蒿镇东他拉村村民,家里4口人。刚结婚那会儿,他和妻子商量,买了8头牛,这一养就是10多年,牛的数量也由最初的8头繁殖到70多头。
家里人忙不过来,他就雇用贫困户刘俊为饲养员,刘俊每个月收入1500元至2000元。今年初,受疫情影响,一部分玉米没有卖出去,去年的收入又用于承包土地。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年前他在农行申请的50万元“农担贷”下来了,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贷款到了手,我与妻子一合计,花34万元买了23头牛,剩下的16万元购买了种子和化肥。我还打算卖掉一批牛犊,算下来,手中的资金能够周转开了。”刘晓华笑着说道。
“农担贷”额度大、利率低。农行敖汉旗支行在抓好贷款推广的同时,认真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做好贷前调查,先由村班子把关推荐、乡镇农牧业站审核,再由旗农牧业局向该行提供名单,客户经理入户调查、实地拍照、摸清底数,确保贷户资产信息真实;细化贷中办贷流程,落实“三亲见”,详细真实统计客户信息,获取村委会信息证明,发放告知函,明确贷款用途,确保每笔手续真、用途真;压实贷后管理,组建贷后管理检查队伍,随机抽取已发放贷户名单,赴贷户所在地开展检查,查看种养殖情况和人员信息,核实贷款真实性,同时配合农担公司做好管理工作。截至6月末,该行“农担贷”不良贷款余额为零,较好地完成了风险防控工作,保证了贷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