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专访(七):大棚开出致富花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7-31 08:49
打印
【 字号:

大棚开出致富花

——访党代表 萨力巴乡萨力巴村党总支副书记 王春永

记者:王书记你好。我是融媒体中心记者白雪。旗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提升农业主导产业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壮大。设施农业作为我旗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乡村振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些年来,萨力巴村的设施农业发展较快,请你介绍一下你们村党总支是怎样引领群众发展壮大设施农业的?

王春永: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村设施农业已初具规模。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资金支持、党员示范引领、组织动员。在2017年旗委政府支持发展设施农业的情况下,两委班子精心谋划,由党员带头发展设施农业80亩,当年在农业局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中,相互算了一笔经济账,觉得增收有了希望。这为下一步土地流转、发展壮大设施农业奠定了基础。如今,我们村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1200栋,正常情况下,每栋大棚年平均效益3万元以上。全年实现稳定雇工400人,流动用工800人次,带动全村户均增收3000余元。可以说,大棚开出了致富花。

记者:报告提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避免走其他地区走过的“弯路”和低标准建设,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科技化、智能化是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你们村今后有什么打算?

王春永:就像报告中提到的,我们要多组织棚户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选育栽植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引进职能先进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经营模式,适度调整种植结构,科学管理,提高品质,打造“萨力巴”果蔬品牌,多元化开拓市场营销模式,使棚区更具活力。在设施农业的科技化、智能化上,我们村也有了新突破。现在建成占地40亩的自动化智能温室,群众看到了智能化大棚的优势,科技化、智能化必将是我们村今后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