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东:关于提升我旗城乡居民文明素质的建议

来源:信息中心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3-07 12:30
打印
【 字号:



关于提升我旗城乡居民文明素质的建议
敖汉旗政协委员 旗文明办副主任王相东


  近年来,旗委旗政府聚焦重点、突出亮点,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全旗城乡文明指数和居民文明素质,旗文明办开展了“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专题调研,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开展的现状

  (一)“文明礼仪教育”深入基层。文明礼仪教育已纳入党员干部重点培训序列,以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出行“三大行动”为载体,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牧区“五进”活动。

  (二)“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有序。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志愿者登记注册、队伍管理、组织培训等规范机制,推出志愿服务“四个5”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打造了“共同志愿,服务敖汉”品牌,激活带动了守望相助公益活动。

  (三)“道德模范评选”示范引领。“感动敖汉”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美德少年”“师德标兵”等评选表彰扎实推进,“道德模范事迹巡讲”进机关、社区、学校、村镇,学优创先、从善向上主流立竿见影。

  (四)“诚信主题实践”扎实开展。开设“诚信敖汉”专栏专版专题,传播诚实守信知识;有效利用“3·15”“食品安全周”,开展诚信典型评选活动,对守信、失信行为进行正反两方面宣传,社会环境美化净化。

  (五)“文明创建活动”稳步推进。依托文明旗县城创建,总体谋划,组织协调,完善体制,强化文明村镇、行业、家庭、校园创建力度,“文明农牧民”“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等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力度不断增强。

  二、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公共道德素质需整体提升。一是公德意识差,公共观念还偏低。居民集中聚居区广场舞噪音扰民、休息时间燃放鞭炮、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等现象,影响居民正常休息;公共场所抽烟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现象仍旧存在。二是坚守交通规则不力,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抢道、逆行、占道行驶;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违规跨越护栏;盲道上修建垃圾坑,造成路口不通畅等现象屡见不鲜;出租车行业管理比较混乱。三是农村牧区社区脏、乱、差还没有彻底根除。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河道街区抛撒垃圾,乱涂乱贴;损毁损坏河桥栏杆、花草树木、公园设施,私搭乱建等行为时有发生。

  (二)居民思想道德水平需不断提升。一是道德失范行为未全面根治。个别人理想信念淡薄、诚信缺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追求享乐,不思进取,拜金主义思想严重;集体主义观念淡漠,重权益,轻义务。二是个别人传统封建思想还较重。因循守旧、求神信邪、重男轻女、重农轻商等;扶贫济困、惩恶扬善、助人为乐的风气需增强。三是部分居民的道德素质还较差。家庭观念淡,孝老爱亲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村民的新思想、新技术、新观念掌握不足不准,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农村的现代化程度不明显。

  (三)城乡文明教育引导需大力提升。一是城乡差别需破除。因信息资源等优势不足,乡村农牧民接受教育培训不方便不具体,城乡严重失衡。二是工作形式需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相对单一,要在更善于接地气、易于接受和利于传播上多下功夫。三是创建力度需加大。文明创建组织不健全、阵地作用发挥不突出、实践活动设施不完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等问题普遍,需要加大改善和完善力度。

  三、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居民公共道德素质。一是开展文明知识大宣传。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在电视台、网站、报纸上开辟“文明之窗”“道德讲堂”“法制课堂”节目,宣传文明礼仪要求、先进典型事迹、适用法律法规,曝光不文明行为。二是开展文明交通大规范。开展文明交通义务宣传,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定期培训教育,制定处罚制度,规划重要交通路段停车位。三是开展文明环境大整治。对重点区域卫生环境全面清理,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有效解决“脏、乱、差”突出问题。

  (二)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居民职业文化素养。一是深化“提高机关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开展职业教育,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做出榜样;要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二是强化理论、政策、科技、法律和卫生“五学”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助力精准扶贫,助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利用大讲堂、农牧民学校、宣讲团等平台,对农牧民“面对面”“手把手”教育培训。三是活化“讲好敖汉故事,教育好身边人”活动。总结归纳全旗各行各业生产生活一线的先进事迹,汇编印发,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和欲望;举办通俗易懂的乡土文娱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城乡居民群众进行专题思想教育。

  (三)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公民道德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加大典型评选表彰。推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师德标兵“四大品牌”,运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把敖汉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及“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敖汉精神,总结好、塑造好、推广好。二是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践行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出行“三大行动”,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学深学懂学透、做严做实做细,做到机关有榜样、学校有标兵、企业有模范、农村牧区有致富带头人、社区小区有志愿服务者。三是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结合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等战略推出一系列贴近百姓生活、关爱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和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公益广告,建立和完善对学雷锋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奖励等工作机制。

  (四)深化文明创建,提高城乡居民文明意识。一是丰富创建载体。有序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和好婆婆、五好家庭、孝心村评选表彰活动,不断提升农牧民思想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标准。二是突出创建重点。以打造文明生态示范村和文明小康示范户为主线,进行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和现代文明村镇创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三是推进移风易俗。以治理婚丧嫁娶、薄养厚葬陋习为切入点,扎实开展俭以养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心村创建、整治不良风气等主题活动;以“传承优良家风,引领时代新风”为着力点,广泛开展以“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建设活动,让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风、村风、民风。

  (五)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文明素养培育行动进程。一是重点从人文关怀入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体系,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二是重点从实践活动入手。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载体,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红领巾心向党”“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争做道德小公民”主题活动;以“看经典书籍,背古典诗词,读美德故事”为主题,开展经典“看诵读”活动。三是重点从校园文化入手。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深化校园文化活动、健全校园文化机制,营造健康向上、优美典雅、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为培养青少年文明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六)丰富活动形式,活跃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一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发利用好市民广场、文化活动室,举办秧歌展演、舞蹈大赛、消夏演出、太极拳展演等群众参与性强的主题活动,丰富民乐,滋养民风,凝聚民心。二是开展节点性文化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抓住清明、端午、重阳、中秋、春节等契机,办好“文明祭祀”“缅怀先烈”“道德模范巡讲巡演”“敬老爱老”等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深化城乡文明。三是开展传统性文化活动。采取宣讲、编书等多种形式,把《弟子规》《道德经》以及“孝悌仁心”“善道睦邻”等文化经典和传统美德融入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去,使之逐步形成常态化制度化。